关灯
护眼
字体:

破与立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沉知周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到自己工位的,晨间的风鼓起裙摆,灌进一点微不足道的凉意。

实验室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。陈丝雨照例是来得最早的那个,正埋头啃着早饭,听见动静,含着半口煎包抬起头来。待看清来人,小姑娘的眼睛都直了。

“哇,沉老师,”她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,抬起头上下打量沉知周,“这裙子真好看!温温柔柔的,跟平时感觉完全不一样。”

这话引得其他人也纷纷侧目。沉知周很少穿这样贴合身线的衣服,色彩也总是清一色的黑白灰。奶白色的连衣裙衬得她肤色愈发温润,茶色开衫又添了几分书卷气。整个人瞧着柔软又醒目,和平日里那板板正正的青年学者,仿佛是两个人。

沉知周脸上的颜色更深了,她把包往座位上一放,含糊着解释:“是吗?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同。”

这话显然没什么说服力,方晓婷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,促狭地冲她挤了挤眼,“确实不大一样。怎么?今天有重要活动。”

“没,昨天去我妈那儿,她硬塞给我的。”沉知周懒得理会这些善意的调侃,她坐下来,摁亮电脑屏幕,用行动表示闲聊时间到此为止。

棱镜技术人员的邮件前天就已经发过来——《关于贵所“逐光”一代光电芯片样品测试初步反馈》。

正事要紧。她深吸一口气,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心绪强按下,点开了邮件正文。

附件里的评估报告条分缕析,逻辑极其清晰。先是肯定了他们在底层材料与光刻工艺上取得的一些进展,用了不少篇幅来夸赞基础构件的稳定性。可随后笔锋一转,话就变得极为尖锐。

“……基于电控逻辑转换的处理架构,相较于现有的集成方案,在信息处理速度上并无显着性优势。虽然‘逐光’一代解决了部分本土材料兼容性问题,显着降低了制造成本,但在核心链路损耗问题上依然存在瓶颈。综合评估,该方案在现有商业应用场景中,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价值。”

“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价值。”

沉知周的指尖在鼠标上悬了很久,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了下去。

她盯着屏幕上那些冷静又残酷的分析图表,感觉自己过去一年时间的努力,都被轻飘飘地否定了。

一股难以言说的委顿感从心底升起,像潮湿季节里爬满墙角的青苔,无声地蔓延开来。

“一大早撅着个嘴,谁惹你了?”

李卫东的声音在头顶响起。他端着保温杯,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后。

沉知周抬起头,眼睛里没什么神采。她鼓了鼓腮帮子,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李卫东。“喏,您自己看。”

“嗯?棱镜的反馈来了啊?我看看。”

李卫东把水杯搁在桌上,俯下身去,仔仔细细地把那份报告从头开始阅读。

沉知周始两只手放在膝盖上,搅在一起。“李老师……我们之前做的,有这么差吗?”

李卫东把报告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两遍。他没像沉知周那样愁眉苦脸,反而笑了笑。

“看把你这孩子给愁的。”李卫东拍了拍她的肩。“知周啊,学界和业界的衡量指标本来就不一样。咱们在实验室里,往前多走一小步,发一篇好文章,就算成功。但在他们生意人眼里,不能变成打败对手的东西,价值就有限。这很正常。”

“可报告里说得也没错,我们这款芯片,性能上确实……没比过进口的。”

“是没比过。但你想想,”李卫东循循善诱,“我们花了这么多精力,用了这么多新材料新工艺,也只能在电架构的框架下做到这个程度,这恰恰说明了什么?”

他顿了顿,看着沉知周慢慢抬起的眼,才继续道:“说明这条路快走到头了,再往下挖潜,投入产出比会越来越低。这不正好证明了,咱们必须得换个新方向,才是正确的选择吗?”

沉知周脑子里那团黏稠的浆糊终于被搅开。是的,换路。第一次的项目会上,不偏不倚,这也正是江寻所提的想法。

尽管早就知道这注定会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,但沉知周还是在心里努力给自己打气,当年人类觉得单晶硅做不成集成电路,还有人说宇宙只配给一个平坦的叁维空间呢。科学验证本就不该有畏难畏歧途的想法,试错要付出代价与时间,再正常不过。

“棱镜主动拿真金白银陪我们去探索一条全新的、甚至都还没影儿的路子,这已经是风险投资了。他们在下结论之前,当然要把旧路子的局限性一条不差地摆出来,这才能凸显新路径的价值嘛。从商业谈判的角度讲,这叫先抑后扬。”李卫东笑眯眯地拍了下她的肩,“怎么,对自己没了信心,还是……对你那位老同学没信心啊?”

“他……”她张了张口,又觉得没什么可解释的,只好别扭地低下头,“我知道了,李老师。”

李卫东也没再追着打趣。他指着屏幕,“行了,既然心里这道坎迈过去了,就抓紧干活。他们指出了问题,咱们也不是泥塑的摆设。把我们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